中医世家的七代传承

http://www.mqxww.com  2016-04-26 09:55:56   来源:闽清新闻网

    云龙乡台鼎村的黄钗明从16岁单独行医始,已历经58年,退休后依然在家坐诊造福桑梓。

  远近闻名的黄钗明

  “我儿子已经发烧一周了,挂了一周的水不见好,就想来找黄医生试试中药。”带儿子前来试试看的刘女士来自几公里外的白樟镇云渡村。在黄钗明诊所里,记者注意到,黄医生背后的一面锦旗落款人是一个来自连江县的患者,时间是2016年的1月底。“我们也是慕名而来的。”说话间,来了3个自称是长乐市的中年人,有男有女,因为时近中午,客人向黄医生的爱人打听哪里有吃饭的地方,说饭后再来看医生。

  最近几年,外地人慕名而来的越来越多,多是因为病人间口口相传,或者是熟人间介绍而来。

  16岁单独出诊

  “我第一次单独出诊是在16岁的时候,那是隔壁乡的一个正在坐月子的产妇,时冷时热,附近的医生治不了了,向病人家属推荐我父亲,走了十几里山路来请。听了病人情况介绍后,我父亲就叫我走一趟。到了病人家里,来请医生的产妇丈夫还被他母亲臭骂了一顿,以为没请到医生。”满头白发的黄钗明医生回忆起这一段经历记忆犹新,“出发前父亲还是对我不大放心,又私下交代了一番——你走了山路到病人家里,是带了煞气的,一定要先休息,主动去打一盆热水洗洗,才能到屋里接触病人,再给病人看病。到病人家里要懂得察言观色,看看病人家里养了多少鸡,酿了多少酒来准备坐月子——这样你就了解了病人的营养状况。还有就是病人家端出来的点心你只能吃个鸡爪,别的不要乱吃。”原来按照闽清人的风俗习惯,家里有人坐月子,来了客人也享受产妇的待遇——主人家会给你上一碗鸡酒面,面里通常会放一块像样的鸡肉——而肉是给产妇增加营养的,在1964年那样生活物资短缺的年代是很宝贵的。

  这一次,黄医生用了6支50%葡萄糖注射液加两副中药——三天后病人家属送来了一篾篓子的土产品表示感谢。

  家学渊源,一门七代行医

  “以后才知道,父亲的话既是经验之谈,也符合现在的西医理论——先休息,再净手能尽可能的避免给病人带来感染。”说起自己的学医经历,黄老先生满脸的自豪:“我算的上家学渊源,祖上五代行医,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曾祖父黄肃锳十八岁开始执业,更是闽清当时一位远近闻名的老中医,被记载入《闽清县志·方技传》。我自幼耳闻目睹,对中医也很感兴趣。”黄钗明介绍说,父亲黄心渊上世纪30年代毕业于上海公时中学高中师范科,后回乡担任小学教师、校长,同时“执行中医业务兼药商22年”(闽清县卫计局存档记载语),1955年以名老中医身份被县里选调到当时的闽侯专区参加全省中医进修班学习,获得第四名的成绩。“本来,前五名都被招去省中医研究院了,但我父亲考虑到一家11口人都靠他吃饭,就又回乡,担任云龙乡联合诊所负责人。”

  正是这样的家学渊源让黄钗明也爱上了中医。“1962年政府有政策,名老中医可以父带子参加工作,我当时可以赚18元的工资。1962年下半年起我在县首届中医学徒班学习,学中医,也学习西医,64年回乡卫生防治保健院上班。”从第一次单独出诊到现在,整整52年了。“我最多时一天接诊过90多个病人,现在是吃不消了。”黄钗明感叹时光的流逝。

  现在,已经退休在家的黄钗明与老伴在家里办了个中医诊所,“我也就是想把中医传承下去,儿子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在福建省立医院工作,获得过卫生部组织的急救术比赛一等奖,也算后继有人了。”


2002年,福建省卫生厅为黄钗明颁发了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加上文革
年工作经历,已是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