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人民感谢你们”

http://www.mqxww.com  2016-11-24 21:36:59   来源:闽清新闻网


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陈忠霖代表县委、县政府感谢武警水电部队官兵,与战士握手道别

  闽清新闻网讯 11月24日上午,圆满完成闽清县梅溪流域河道疏浚工程的武警水电六支队官兵准备返程。闻讯赶来的塔庄镇群众夹道欢送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陈忠霖代表县委、县政府为武警水电六支队送上“情系百姓,一心为民”的锦旗。塔庄镇党委书记林燕青代表镇党委、政府和塔庄镇2万多群众对武警水电六支队的无私行为送上“抢险救灾显英雄本色,灾后援建扬铁军风采”的锦旗;群众也打出“塔庄人民向武警水电六支队亲人子弟兵致敬”“抢险救灾真勇士,疏浚河道保民安,塔庄人民感谢你们”的横幅,并送上粉干、芋头等塔庄镇的土特产向武警水电六支队对闽清县二次援助的行为送上最衷心、最真诚的感谢。

  一进闽清的九天九夜

  “7月9日当天,我已经办理了休假手续,准备上街采办一些福建的土特产回四川老家探亲,看到了闽清遭大灾的消息,考虑到自己是个驾驶员,肯定用的上,就赶回驻地主动要求取消休假。”29岁的四川籍班长何勇今年就要专业了,他对来访的记者说起“尼伯特”洪灾后第一次来闽清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果然,下午部队就接到了命令,紧急开拔驰援闽清。

  “当时,我们已经是处于战备状态,一接到命令背起包就来了。”同样来自四川的另一名班长吴强,他对救援闽清时印象最深的是连续奋战之后,想抽根烟歇口气,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迷糊之中,不知道是对讲机还是烟快烧到手指把我叫醒的,想不到打了个盹,一根烟就烧到头了。”

  武警水电部队在7月9日夜里到达坂东镇,立即投入救援,连续一天两夜没有休息。官兵们用自带的野战炊事车做饭,同时为附近受灾的群众提供热食。九天九夜,官兵们在闽清灾后救援中奋战了九天九夜后才撤离。

  二次援助,铁军心连魂牵闽清情

  9月底,为了响应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部队要支援地方灾后重建的号召,六支队官兵主动请缨,接过闽清梅溪流域河道疏浚的任务。

  这时,他们刚参加完厦门“莫兰蒂”台风灾后抢险救灾工作,顾不上休息,他们抽组98名官兵、34台套装备奔赴闽清,打响灾后援建梅溪流域河道疏浚工程的攻坚战。原计划在2个月内完成塔庄段清淤工作,清理淤泥、石块和垃圾7.5万余立方米,结果到11月9日已提前完成,累计清淤10.4万立方米。提前完成疏浚任务的官兵并未选择撤离,而是前往被“7·9”洪灾重创的梅溪流域省璜镇段和坂东镇段。主动加量后,部队官兵依然提前了20多天完成任务,三地河道共清淤13.9万立方米。

  河床变深变宽,疏浚段堤岸护坡基本成型,大大提升了梅溪流域的行洪能力,为闽清县下一步梅溪流域全段堤岸边坡的治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10月4日开工,到11月20日结束,超额完成任务的武警水电部队官兵给32万闽清人民送上了一份厚礼。

  坚守岗位,铁军风采振民心

  在闽清县梅溪流域处处留下了官兵奋战的印迹和动人的故事。

  湖南籍战士曾鸿烨,中队装载机操作手,本月底即将面临退伍。11月7日,家里急促的电话打乱了他的工作思路,家人通过电话通知他——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匆匆请假回家处理完父亲的后事,曾鸿烨回到现场继续工作。中队安排他在后方,他却坚持来援建现场:“入伍前我很调皮,父亲送我来部队锻炼,五年了,自己也长大了,本想退伍让父亲好好看看……现在他不在了,我更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福建籍战士周益平是一名挖掘机操作手,负责平整河堤坡面。这个任务要求精确度高,经验丰富的他承担了这项繁重任务,每天重复着近万个微操动作,手脚酸了就在驾驶室活动两下继续干,横平竖直的堤岸线受到了验收单位的高度赞许。

  参加援建的98名官兵来自19个省份,其中,吴强、何勇、曾鸿烨等8人完成援建任务,就要回厦门办理退伍手续了。“在位1分钟,干好60秒。”这群退伍老兵这样说,也是这样做。他们把最后一班岗留在闽清灾后援建现场上。

  军民鱼水,革命火种代代传

  在近两个月援建过程中,援建官兵还积极投入驻地公益事业。开展扶贫助学活动,结对帮扶驻地村的困难学子翁庭杰小朋友,并签订助学协议,一直帮扶到其大学毕业。这也是从1999年以来,这支部队的优秀传统;看望慰问驻地附近的孤寡老人;帮助驻地村民清理下水道;在给他们的慰问演出上,为我们塔庄群众精心准备了自编自演的节目……军民鱼水情,部队援建离开了,为闽清人民留下的是我们革命队伍优良传统的火种。

  眼看着援建官兵马上就要回撤离,“谢谢你们!”、“一路顺风!”、“常回来看看!”,一句句祝福,一声声叮嘱,群众们使劲地挥舞着双臂,含泪与援建官兵告别!  (袁波 陈荣 吴广钟)


部队离开,塔庄镇群众自发前来,盛装送别


群众自发前来为武警水电部队官兵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