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qxww.com 2017-07-14 10:20:43 来源:闽清新闻网
一大波热浪来袭!我想~我和烤肉之间,只差一小撮孜然……
先森~请问你要几分熟……黑椒还是香草?
气温持续攀升,你问小编此时是何心情
请看小编的眼神
炎炎夏日~
夏天什么能解暑,当然是吃西瓜啦~
夏天什么更解暑,当然是吃冰镇西瓜啦~
(西瓜堪称“盛夏之王”,清爽解渴,味道甘味多汁,是盛夏佳果。营养丰富,清热解暑。)
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吹空调~
穿大领衣服~
偶尔关脚丫~
吃冰棒
游泳······
降暑的方法有很多,评论留下li最中意的降暑方法吧~
接下来是小编觉得最解暑的方法~
就是借你的小手为你最喜欢的国网故事汇投上一票吧!
1.Hi,你是什么星座的电力设备啊 如果每一个星座都会对应一个性格,那电力设施设备也应该有自己的星座。该条微信从不同星座的性格特点,诙谐生动地科普了代表白羊座的铁塔,金牛座的智能电表、双子座的保险丝、巨蟹座的断路器……最后晋江公司帅锅还给大家献上了自编自导的电力Music,给此条故事汇加足分。 2.一封从丈夫单位寄来的“告状”信 收到“告状”信,不要说故事主人公小文,就是读者也为之一愕。故事讲述了莆田公司的小文收到丈夫单位寄来的“安全家书”,不明白谨小慎微的丈夫为什么会犯下安全违章的错误,决定造访丈夫所在的班组,得知事情背后的原因后,小文主动分担了丈夫的担忧,并时常提醒作业注意安全。“安全寄语”也是“爱的寄语”。 3.电网女生和她的约会 厦门光明志愿者在每个周末与“共享单车”约会,走上街头,共同发起“共享单车 共享文明”志愿行动,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该条微信呼吁大家,在享受当代社会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请珍爱、尊重共享单车。 4.李春:26年的春夏秋冬 26年前,他听不懂闽南话,走路都会迷路的外地人,现在,他是“闽南通”,厦门“活地图”;26年前,他提两桶水都有些吃力,现在,他是厦门的供电铁军带头人;26年前,他是仅有高中文化的学徒工,现在,他是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模,领衔劳模创新工作室,又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26年,厦门公司的李春经历了怎样的春夏秋冬? 5.站在世界的屋脊,想你 在宝贝才6个月大的时候,三明公司的张道斌主动请缨援藏,担任林芝供电公司巴宜区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业主项目部副经理。对孩子的想念之情化成一封封书信,字里行间流露了援藏气候条件的恶劣、工作任务的艰辛和当地百姓的热情。 6.小燕子“途迁”记 上杭古田供电所赖巧云在一次义工活动中,得知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小燕子面临失学的困难,得到奶奶和小燕子的同意后,接到自己身边视如自己的“女儿”,给“小燕子”带来了细微体贴的温暖,让小燕子从“寒冷的北方”迁徙到“温暖的南方”。 7.三场对决,“他”输得心服口服 在建盏之乡福建建阳,通过柴窖和电窖的三轮PK,作为清洁能源的电窖拥有的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节能绿色等优势呈现在大家眼前,可靠的电力保障和“五星”的售后服务,不仅让制盏厂家效益翻番,也给当地还以蔚蓝的天空。 8.80后“无人区”奇遇记 这世上,总有几个主角很固执,踏进了深山无人区,与吸血蚂蟥“亲密接触”,在偏远山村被狗咬过、被毒蜂蜇过,在深山和台风有过“亲密接触”……但不管什么情况,只要有线路在那,宁德公司的巡线员就得去,这就是他们的工作! 9.粽兄粽妹的供电武林游 缩骨功、金钟罩铁布衫、凌波微步、打狗棒法、易容术,该条微信以江湖秘籍介绍了南安公司为保障电力可靠供电付出的艰辛,并很好地以端午节粽兄粽妹的口吻,生动形象地表述了各武功大招,方知做一个全能型的供电人不容易。 10.你好,我是小柔 一张来自鹭岛厦门的名片,温柔的名字背后却是一个“大家伙”,小柔有着水瓶座的典型特质——敢于创新。她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是真双极柔性直流输电哦。她的额定电压±320千伏,额定电流1600安,输送容量100万千瓦。她主要由“两站一线工程”、岛外翔安区的浦园换流站、岛内湖里区的鹭岛换流站组成。她的出现有效提高了厦门电网的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 11.“三线”棋局 一向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广电公司老林,突然跑到供电公司老占的家里找他下棋,表面下棋的背后居然有另一盘“局”,老林想用拖延战术将信号电缆搭挂在电力线路上。漳平公司作为省公司试点工程,将农网改造后的大量废旧电杆再利用,解决了“三线”交越和搭挂问题。 12.我的“带电兵法” 故事主人公叫高俊雄,漳州公司配电运检室带电作业班专责。因爱读兵法,把平时的工作经历与心得写了一本“用兵之道”,在朋友圈迅速圈粉。该条微信展示了带电作业的艰辛与不易,以及不停电带给百姓的便利。 13.他造了架无人机,超视距作战! 陈杰,漳州公司输电员工。过去,传统的人工巡检方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条件艰苦,陈杰及他的团队萌生并成功造了一架输电线路巡检用无人机。自主研发的输电线路巡检用无人机的首飞还实现了多项“全国首创”,无人机技能已经普及到全省配电岗位员工中,极大提升了配网维护水平。 14.一场两代人的接力 张进明和林秉清老人是曾经的邻居,从父母辈到他这一辈,一家人帮助林老太太已经42年。用大爱精神把林老太太的聋哑、心智不健全的儿子当作自己的亲戚来保护,把林老太太家的难处和困难尽力帮助和解决,并有更多的同事和爱心人士加入了关爱帮扶的队伍。爱的脚步从未停止,你的生活不再孤单。(电力好声音)
- 闽清新闻20170713(2017-07-14 09:20:53)
- 山海情怀 赤子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党建篇(2017-07-13 17:58:31)
- 闽清贫困村建起全市单体最大光伏扶贫项目(2017-07-13 17:56:06)
- 闽清新闻20170712(2017-07-13 09:03:23)
- 服务流动人口 同享健康文明(2017-07-12 17:26:02)
- 老许脱贫记:得益于精准扶贫 人均收入将达1万元(2017-07-12 08: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