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升级版”引领经济行稳致远

http://www.mqxww.com  2016-01-07 15:29:13   来源:经济日报

  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6.9%,对世界经济的贡献高达30%左右,仍是世界经济的稳定之锚、动力之源。处于“三期叠加”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能够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离不开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引领经济提质增效的努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新使命、新挑战和新机遇,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新高度、寻找新定位、拓展新内涵、延伸新时空,引领中国经济巨轮平稳前行。

  新高度:

    国际与国内统筹

  “中国采取的经济政策既对中国经济负责,也对世界经济负责。”2013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时强调。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宏观调控必须具备全球视野。一方面,国际经济走势的变化,必然会对我国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贸易国,我国经济运行的状况和政策的调整,也不可避免地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必须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多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前瞻预判。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在此之前,有关部门提前对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影响进行分析,积极储备和实施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

  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审时度势。201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与市场汇率的偏离一次性校正到位。这是我国金融改革进一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市场化的要求,也同时考虑到美联储加息预期上升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积累的状况。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对世界其他经济体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影响也在加大。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宏观调控措施的制定更多考虑外溢效应,更多考虑加快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主动加强与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协调和沟通,更加积极地参与多双边国际经济合作。

  我国积极践行“大国财政、统筹内外”的理念,深化双多边财经交流与合作,为国内改革发展提供支持和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2015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已在上海正式开业。同时,我国积极参与G20峰会财金渠道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深化双边经济对话机制,进一步扩展与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大国的财经务实合作。

  新时空:

    长期与短期兼顾

  与以往宏观调控往往是短期调控相比,十八大以来的宏观调控强调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3年多来,宏观调控的外延在时空两个维度上大大拓展。

  与以往相比,本轮宏观调控政策更加重视总量与质量、速度与结构的结合,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只有推动结构和制度变革,提高潜在增长率,才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立足当下,着力强化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通过预调微调,促使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防范化解各种经济风险。如货币政策方面,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的变化,及时运用存款准备金、利率等手段,保障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为稳增长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同时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着眼长远,致力于改善中长期供给能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经济潜在增长能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信贷政策上,严控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引导金融支持“双创”和技术型企业等,通过结构性政策引导信贷资源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财税政策上,加大统筹财政资金和盘活存量资金力度,把资金用在“刀刃”上,着重保民生、补短板;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注重推动结构优化,加大对淘汰落后产能的支持力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未来,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必将引领我国经济行稳致远!

  经济日报记者 陈果静 曾金华

   新定位:

    区间调控与定向调控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新定位愈发清晰。

  2013年,党中央、国务院创新性地提出了区间管理的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提出只要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政府就不刺激干预,专心调结构、促改革。

  “合理区间”是党和政府对于中国经济运行的目标希望,更是向市场主体发出的明确信号:既不让市场觉得,一有困难政府肯定出手,也让市场相信,真正遇到困难时政府不会坐视不管。

  近两年,区间调控的新定位更为丰富和完善。总的来说,就是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把握好防通胀的“上限”,在这样一个合理区间内,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下转第三版)

  2014年开始,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我国更加注重进行定向调控。传统意义上的总量调控难以有效引导资源流向薄弱环节和区域,容易导致发展不平衡、不稳定,需要加强定向调控,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喷灌”和“滴灌”。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下,一方面,财政收入增速持续回落;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大幅增加,收支矛盾不断凸显。在严峻的形势下,财政政策既要保民生、保基本,又要稳增长、调结构,还要促改革、促创新,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采取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大力推进“营改增”,对小微企业、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和高技术企业等实施减税,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在2015年,短期内连续两次大幅度提高了年应纳税所得额,优惠范围覆盖所有小微企业。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共有258万户小型微利企业享受减征企业所得税优惠,减税120多亿元,户均减免税额4600余元;2800多万户小规模纳税人和个体工商户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营业税优惠政策,免税613亿多元,两项共减税733亿多元。

  此外,国家还整合专项资金、打造创新机制,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启动实施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注重引导、撬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为缓解地方政府偿债压力,防范可能出现的财政金融风险,进行了地方债务置换,妥善解决融资平台公司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

  货币政策方面,积极运用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非对称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有效发挥了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的重要作用。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又提出:要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相机调控,强调做好政策储备和应对预案,把握好调控措施出台的时机和力度,不断提高相机抉择的水平。

  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这是我国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的新探索、新实践,不仅促进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更为“十三五”时期我国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内涵:

    调控与改革并举

  调控与改革并举是十八大以来宏观调控的亮点,也为我国宏观调控方式注入了新内涵:用宏观调控为改革赢得空间和时间,用改革提升宏观调控的效果和效率,二者相得益彰。

  3年多来,宏观调控与简政放权同步推进,至今已取消和下放约600项行政审批事项,中央层面核准的投资项目累计减少76%,累计取消、停征、减免了42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85%改为后置审批……随着行政审批和商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市场准入门槛不断降低,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创新创业活动层出不穷,逐渐汇聚成我国经济平稳运行、行稳致远的新动力。

  宏观调控与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齐头并进。2014年6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吹响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号角,部署了“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三大改革任务。随后,我国加大预算体制改革力度,修订了《预算法》,强化预算约束,建设“阳光政府”;改革地方政府融资体制,实施地方存量债务转换,多措并举盘活闲置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这些改革举措,明显提高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调控工具的改革创新从未止步,各种调控工具不断丰富,市场化手段不断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工具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相互配合,更加注重寓改革于调控之中。尤其是2015年,为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央行多次实施降息降准。在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从放宽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再到基本放开利率管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得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增强。

  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各种新型工具如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丰富了货币政策的“工具箱”,不仅能起到补充流动性缺口的作用,更与总量政策有机结合,提升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另外,银行业开始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目前已批准的5家民营银行已运行约半年,未来还将有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

  同时,深入推进国有企业、价格体制、科技体制等领域改革,加快自贸区建设,构筑起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目标统筹和结构性改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