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好生活

http://www.mqxww.com  2015-10-23 17:29:22   来源:闽清县卫计局

  3月,正值黑木耳收获的季节,位于123县道旁的闽清县食用园农业专业合作社黑木耳基地里,成片成片的食用菌袋上长满了茂密的黑木耳,一派丰收的景象。

  张厚坤、张厚慧是堂兄弟,他们分别是闽淸县东桥镇新桥村的村主任、副主任,也分别是村计生协会会长、常务副会长,兄弟俩正是这个食用园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合伙创办人。目前,合作社通过计生小额贷款贴息贷款、“幸福工程”项目及村民自身投入,已集资300多万元,建成25亩黑木耳基础,每年种植110多万袋黑木耳,生产的黑木耳品质优良,远销省内外,年创产值800多万元,利润380多万元。

  办合作社之前,张厚慧、张厚坤也是靠种田过日子的。2008年,闽清县开展“造福工程”,新桥村于2008年、2012年分两批被整体迁离原来的村址,由于新的村址与原有的田地距离偏远,粮食价格又不高,大部分村民纷纷外出务工赚钱,不愿回去种田。张厚坤的家、张厚慧的家搬迁后,情况和其他村民一样,经济情况不是很好。如何才能改变村里的现状,靠什么改变,怎么改变,兄弟俩曾经多次组织村两委讨论过,但都未能达成共识。

  2010年,看到食用菌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都不错,张厚慧决心自己创业,他与村中几位好友一起赴宁徳市古田县学习黑木耳栽培技术。学成技术后,张厚慧当年就在自家田地上种植1万袋黑木耳,年末纯收入3万余元。第二年,尝到甜头的张厚慧又租用了2亩地,种植2万袋黑木耳,当年净收入10万余元。2013年,张厚慧与堂兄张厚坤联合申请成立了闽清县食用园农业专业合作社,想通过合作社这个平台,鼓励、动员村民,优先动员计生户,种植拥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黑木耳,通过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走大家一起致富的道路。

  生产黑木耳需要经过“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做床→催芽→露天管理→采摘”流程。“拌料”是指菌袋的培养料应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以玉米芯粉73%,、麦麸5%、糖I%、石膏1%、棉籽壳20%,拌料要拌匀,保证含水量在65%左右;“装袋”是指人工装料时要边装料边用手压实,要求上下松紧度一致;“灭菌”是指将采用常压灭菌方式灭菌之后的菌袋送入接种室进行冷却;“接种”要求做到无菌操作;“发菌管理”是指菌袋接菌后要放在消毒后的培养架上发菌;“做床”要求场地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水良好,避开风口;“催芽”是指让接种好的培养袋长出菌丝并运往场地:“露天管理”要求菌袋须轻拿轻放,直立摆放,避免木耳长大粘连,保证空气流通;“采摘”是指在黑木耳八成熟时就要及时采收了。

  种植黑木耳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尤其是从“拌料”到“催芽”的几个环节,对种植技术、材料、设备的要求更高,它需要好的原材料、专门的生产设备及高难度的培育技术,一般人很难掌握。以前,村里也有人种植过黑木耳,但是他们没办法单独做出菌袋,他们没有培育菌袋的技术,且生产菌袋的设备一套就要十几二十万,普通的种植户买不起这样的设备,他们只能委托别入代为制作加工菌袋,不仅成本高,而且菌袋的质量不稳定。现在,种植户参与到合作社,可以直接向合作社购买菌袋,不仅节省成本,质量又有保证,他们只要把后期的“露天管理”和“采摘”环节的工作做好就行了。除此之外,合作社还提供他们每年2-3次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黑木耳1年可生产2次,分别在3月份和9月份。向合作社购买菌袋的种植户还无需担心黑木耳的销售,每到黑木耳的收获季节,合作社都将会按市场收购价统一收购新鲜的黑木耳,种植户再也不用四处寻找收购商。遇见新鲜黑木耳的市场价格不好的时候,种植户还可以将黑木耳晒干,等到价格好的时候,再把晒干的黑木耳卖出,一样能卖得好价钱。用过的食用菌袋,还可以用作种植蔬菜瓜果的底料。用食用菌袋作底料种植出来的绿色蔬菜,长势好,卖相佳,颇受蔬菜市场亲睐。

  刚成立合作社之初,新桥村的村民并没有入愿意加入,由于黑木耳是新引进的品种,村民不了解其市场前景,对是否种植存在着顾虑。张厚慧和张厚坤利用生产后的闲暇时间挨家挨户介绍致富经验:种植一袋黑木耳,材料、场地、人工等所有成本加起来还不到3块钱,一袋黑土耳的产量至少可以卖出6块钱,要是收成好还能卖到8块钱,就算市场价格不高,还可以晒干等价格好的时候再卖。经过他们的宣传动员,许多计生户陆陆续续加入到合作社黑木耳种植项目。

  余广福和妻子毛雁英刚到合作社时,上要抚养父母,下要供一双女儿上学,根本无钱入股。张厚慧通过走访,了解到还有5户计生户像余广福、毛雁英夫妇一样缺少启动资金,张厚慧便将余广福他们召集起来,动员他们通过贷款解决资金难题,并帮助他们到镇计生协会申请计生小额贴息贷款,帮助他们迈开了发展家庭经济的第一步。余广福等6户计生户通过这几年种植黑木耳,现已经全部还清了当年的计生小额贴息贷款,生活水平今非昔比,他们还打算加大资金投入、扩大种植面积,用勤劳的双手让日子越来越红火。

  2013年,计生困难户林丽新通过张厚坤提供担保,申请到2万元的贷款。她向合作社订购了1.2万袋黑木耳食用菌袋后,听闻当年黑木耳市场萧条,价格将会大跌,种植户很可能会亏本。林丽新哭着问张厚坤:“我刚投资种植,就遇见黑木耳市场不景气,今年要是亏本了,我要怎么办?我的2万元贷款要怎么还?我一家子要怎么过?”张厚坤坚定地告诉她,尽管放心大胆地种,种植黑木耳绝对不会亏本,如果亏了,就都算在他的头上。

  林丽新听了张厚坤的话,安心了。当年黑木耳的价格并没有像传闻那样下跌,林丽新种植的1.2万袋黑木耳食用菌袋,当年让她入账6万多,她还了贷款,扣去自己的本金,还净赚3万多。2014年,林丽新加大投资,赚了近8万元。黑木耳合作社让林丽新摆脱贫困,奔向小康。

  林章茂、林月赛在合作社成立的第二年就加入合作社,至今已经2年了。还没有加入合作社之前,林章茂曾到福州打工,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林月赛因要照顾家庭,只能在家附近做点小工,每个月也就赚个几百元补贴家用,经济收入只能基本解决一家子的温饱问题。自从他们加入黑木耳种植项目后,家里的经济收入明显比往年好很多,日子也比往年富足很多。去年,林章茂、林月赛夫妇投资12万,种植4万多袋黑木耳食用菌袋,当年入账20多万,扣除成本花销后,年底还纯剩余10万左右。

  在张厚慧和张厚坤俩兄弟及种植户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家的生活都得到很大的改善。那些没有投资合作社而只是在合作社上班的村民,虽然每个月的工资跟外出打工赚的钱差不多,但房租省了,离家近了,花销大大减少了,一个月能省下不少钱呢,且在合作社上班,干的活比在外务工轻松,时间也相对自由,很方便照顾家庭人。张厚慧、张厚坤俩兄弟非常关注那些在外打工的村民尤其是计生户,希望他们能回到家乡来,能到合作社来上班。目前,村里共有50户计生户投资合作社的黑木耳种植,在合作社务工的计生户也达到了30多户。张厚坤说,合作社还准备增加食用菌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动员更多的村民、计生户参与到合作社。今后合作社还将在杏鲍菇、茶树菇、秀珍菇等食用菌种植上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