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 喜看梅邑新变化】
http://www.mqxww.com 2020-12-21 08:39:00 来源:闽清新闻网
闽清新闻网讯 交通路网建设是衡量城市综合运行能力的重要标杆之一,与百姓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十三五”以来,县委县政府紧扣乡村振兴总体战略部署,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总目标,以服务群众出行为基本要求,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扎实推进“十三五”交通项目建设、“四好农村路”建设及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改革等工作,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不仅使公路的路况水平、路容路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行能力和服务品质实现了从“走得通”到“走得畅”的飞跃,更是实现了开疆扩土,为闽清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手笔构建大交通网 铺就幸福坦途
▲ 由省话剧院编排的情景剧《向往》,展现了大通道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刘玲艳 摄
▲ 联一线与202省道、1505线平交口 刘玲艳 摄
五年来,我县跨过重重阻隔,着力破解资金、用地、用林、涉铁、部队光缆迁改、征迁等难题困境,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大手笔建设大交通,强力推进43个交通项目建设,建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将便利送到群众家门口。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40.39亿元,建成国省干线梅溪渡口至云龙段公路工程等21个项目113公里,其中2019年9月梅溪新城至省璜的横五联一线“大通道”建成通车,极大缩短梅溪新城至云龙、白樟、坂东、三溪、塔庄、省璜及周边乡镇的空间距离,真正让沿线群众融入新城半小时生活圈。打通城市路网和毛细血管,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一条条交通路网的相继打通,为闽清发展拉开了框架,拓宽了空间,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更多实实在在的便利。“现在进城,在家门口就可以坐上公交,上午去,都可以回来吃午饭,方便太多了。”在县中医院做完检查正在等候直达白樟镇7路公交车的村民池先生说。“这几年交通变化很大,从泥巴路变成水泥路,去哪都方便。孩子在福州上班,现在一到周末就回来,开车很快,只要一个多小时。”云龙乡台埔村居民谢先生说。
▲ 联一线云中隧道 刘玲艳 摄
互联互通的交通大动脉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有效拓宽城乡发展空间,合计新增土地6.12万亩,其中耕地2549.46亩、建设用地2500亩。今年8月,大通道旁边一块4.6亩新增国有建设地块,起拍价960万元,最后拍出了4200万元,溢价率337.5%。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提升”,真正做到建一条路,拓宽一片疆土,受益一方群众,推动一方发展。
抓服务提升运输水平 促发展惠民生
▲ 闽清公交总站 黄勤增 摄
十三五期间,我县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日益精进的配套服务,按照“强服务、重基础、深融合”的原则,不断提升运输服务水平。一是提升运输硬件基础。建成梅溪新城公交总站、闽清高铁北站枢纽中心及30个公交候车亭,优化更新公交线路12条,投放更新新能源公交车69部。二是提升公共交通运输水平。开通K1路快速公交、11路高铁接驳线等毗邻公交线路,促进新旧城融合发展;开通“高考”“中考”公交专线,为中考、高考学子保驾护航;实现全县65周岁以上老年人凭敬老卡免费乘坐公交;开展“星级驾驶员评比”等活动,营造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公共交通环境。三是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发展。投入1681余万元,实施闽清县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改革,依法撤回县内农客经营许可,妥善做好人员转轨、失业补偿、车辆移交工作。四是三级物流体系初现成效。县搭平台,整合邮政、供销、农村淘宝平台和“三通一大”物流,建成县级物流网络点19个,乡建网络,依托城乡一体化客运车辆,构建乡镇物流网络点16个,村做站点,构建村级物流网络点201个,覆盖率达74%。
伴随着运输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老百姓的出行不断迭代升级,一扇扇更加富足的大门正在开启。12月初,桔林乡林果场开展了“2020柑桔文化旅游节”,吸引了许多福州及周边地区的游客来到现场互动。这热闹的场面令本地农户纷纷感慨万千,“以前的路不好走,本地人都嫌弃,更别提外地人。现在路修好了,环境美了,好多游客会自己开车来村里游玩。”“前几年村里环境确实很差,道路又窄又弯,机耕路还多灰尘,采购商都不愿意来,村里也没有快递点,只能看着桔子烂在地里,而现在不愁卖不出去了,线上线下都有客户。”……如今,“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已经成为历史,一条条美丽的农村公路风景线,带动了一批批特色产业、特色文旅发展,让乡村焕发出新活力。
重长效加强公路养护 确保安全畅通
▲ 白中镇Y016线公路刘玲艳 摄
▲ 省璜镇塘下线刘玲艳 摄
闽清县坚持建强专业力量应急保通,制定《闽清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体系,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逐季开展养护情况考核评比,保障县域道路养护质量;获评福建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荣誉称号。不仅如此,闽清县按照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狠抓安全隐患整治。投资4500万元完成安全隐患整治147公里,投资2亿元完成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52公里、农村公路养护提升示范工程443公里,及时组织人员对121处路基塌方、路面破损等灾毁点进行清理修复,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 坪斜线(七叠温泉) 刘玲艳 摄
五年来,我县积极适应发展新要求,不断深化交通管理模式。推广“六清+养护”模式,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契机,结合“六清”专项整治行动,充分调动村民群众自主参与房前屋后、乡道村道路域环境养护保洁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养护、村民自主参与爱路护路的良好社会风尚。用活“养护+公益+扶贫”模式,通过购买劳动力服务的方式吸纳边远乡村群众和经济相对薄弱村参与本地区乡、村道日常养护,已为云中村、际上村、际下村、古洋村等12个经济薄弱村增加村财,助力精准扶贫。
严执法深化公路管理 谱写发展新篇
如何持续推进公路交通转型发展升级,管理是关键。闽清县在全面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过程中,通过实行县统一执法、乡村协助执法、上下联动、部门协动的执法方式,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超载超限等违法行为。“十三五”期间共出动查处超限超载、滴洒漏等有损路况专项行动执法人员18426人次,检查车辆16583辆次,其中检测货运车辆4225辆次、卸载货物25367.3吨,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201辆次、滴洒漏等涉路违法行为172起,其中立案查处393起,有力保障全县干线公路完好畅通。
据悉,闽清县借助科技平台,对普通公路治超站增设电子抓拍系统进行全面部署,创新“原治超站检测功能就近外移至干线公路+增设货车检测专用通道+电子抓拍系统”模式,提升改造梅溪镇白石坑治超站,极大地改善县域公路通行秩序,提升执法工作效率。2020年发生交通事故数量下降8.05%,死亡人数下降41.67%,财产损失下降24.09%。
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牢记“功成不必在我”,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闽清交通建设一路砥砺前行,负重奋进,努力推进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在时代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为闽清交通运输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记者 刘文辉)
- 加强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监管,闽清这么做!(2020-12-18 17:13:45)
- 福州重大惠企利好发布!(2020-12-18 17:11:00)
- 闽清新闻2020年12月17日(2020-12-18 14:56:51)
- 闽清县工人文化宫项目开工!预计2021年底前竣工(2020-12-18 08:34:01)
- 扶贫保险暖人心(2020-12-18 08:32:12)
- 省领导黄琪玉莅梅开展工作调研并作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主题宣讲(2020-12-18 08: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