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干部下基层 | 下沉一线攻坚克难,办好实事解民忧

//www.mqxww.com  2024-06-12 10:31:16  

闽清新闻网讯  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实干建设乡村,用青春的汗水灌溉田野,结出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乡村振兴,驻村干部在路上。

塔庄镇林洞村驻村第一书记 陈亮 

“驻村就要驻进群众心里,帮扶就要帮在难处。”来自市卫健委的陈亮是塔庄镇林洞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两年多来,他克服困难、真抓实干,小到村民看病、孩子就业、农业技术推广、防疫抗灾、转移群众,大到建设革命历史陈列馆、引进研学基地……

万名干部下基层 | 下沉一线攻坚克难,办好实事解民忧

在他的带动下,村支部迸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他以一颗火热的心深入田间地头倾听党员群众的声音,了解村情民意准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发掘鼓励年富力强、有担当想干事的人参选村干部,力图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合格村两委班子为抓手,改变林洞村老人多年轻人少、村貌多年不变的落后局面。在他的帮助和鼓励下,村里的一位柑橘种植带头人成功当选,一个团结务实的村两委班子成为精准帮扶的坚实保证。

不仅如此,陈亮书记还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谋划发展之路,成为群众身边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看到村民出行困难,他就东奔西走筹措资金为村民修路造路灯,累计筹集资金65万元,完成主要村道水泥硬化1087米、增补太阳能节能路灯93盏。林洞村革命历史悠久,习近平总书记调研会址、革命历史陈列馆等设施年久失修,他拿出下乡捆绑资金60万元,并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43万元,兴修林洞村革命历史陈列馆,解决了萦绕在林洞村民心头多年的忧虑。他经过多次洽谈,筹措资金65万元引进开工建设武汉大学研学基地,建成后将为贫瘠的山村文化生活送去了一抹亮色。

涂礼清表示:“作为村里的老党员,我亲眼看着林洞村一点点发生变化。陈书记来到我们村以后,筹集各方资源,帮助村里基础设施的修复和建设,村部变成了修缮好的革命历史陈列馆,村里剩下的土路基本都变成了水泥路,路灯也更多更亮了,我们的心里也更亮堂了。”

池园镇隔兜村驻村第一书记 宋志勇 

来自市检察院的宋志勇是池园镇隔兜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近年来,他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努力推动村庄各项事业的发展。

万名干部下基层 | 下沉一线攻坚克难,办好实事解民忧

为了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庄环境,他主动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在2021年的时候,他积极与县农业部门沟通联系,主动申请水渠修建项目资金10万元,加驻村捆绑资金20万对隔兜村门前塘墘渠农田水利进行修复,解决了村民灌溉困难,方便了机械的耕整和采收;在2022年,他争取到了福州市检察院部门资金10万元用于隔兜村部翻新和周边环境整治,改善了办公环境,提供了更好的服务窗口,优化了人居环境;除此之外,他将驻村捆绑的20万资金用于隔兜村门前溪坂路连接125县道路段道路硬化建设,并在道路旁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方便了周边村民出行。在驻村的这几年中,他通过与各方部门沟通协调,为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不仅如此,为了盘活闲置资源,提高村民收入水平,他应村民们要求,利用隔兜小学旧址开发建设温馨家园。温馨家园可供12户村民建房,增加了村财收入预计80万元。学习优秀村乡村振兴经验,与村民代表、党员沟通交流,积极探索如何增加村财收入,利用隔兜村闲置土地出租,增加了村财政年收入3万元。

陈发星告诉记者:“三年来,宋书记带领村两委共同努力,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宋书记的到来,给隔兜村带来了希望和动力,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记者 吴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