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闽清 | 梅溪镇樟洋村上爿厝

古厝映古韵 守护传新风

//www.mqxww.com  2024-08-29 16:49:30  

  闽清新闻网讯  每一座古厝,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静静地伫立着,讲述着过往的辉煌或沧桑。让我们一同走进上爿厝,感受这座古厝近三百年的光阴故事。

“乡”约闽清 | 梅溪镇樟洋村上爿厝

  上爿厝位于梅溪镇樟洋村东南面,是炉边厝的分支。它坐东朝西,占地面积1010平方米,为土木结构建筑,建于雍正年间,距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这座百年古厝保存有两块牌匾,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一块是主建筑门口悬挂的“文魁”匾额,是上爿厝子孙林乃雄在雍正年间乡试时获得的荣誉;另一块是浮雕式牌匾,据考证,该牌匾是目前福建省仅存无几的同类古迹,十分珍贵。

  上爿厝居民林女士告诉记者,“这样的浮雕牌匾在我们福建省很少见,为了保护好这个匾,我们都用白色塑料袋将它遮好。”

  上爿厝第一进由外及里由门墙、天井、书院、正座构成。正座面五间,进深五柱,中为厅堂。第二进建有石框大门,内廊道,天井左右为书院各两间,正座前出海廊,面阔五间进深九柱,“井”字杠梁穿斗木构架,燕尾翘脊悬山顶。据悉,上爿厝原为三进结构,后因一些因素影响,只遗留下第一进和第二进结构。后来,第二进由于一些原因也曾烧毁,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物,现已复原。

  据林女士介绍,“去年5月17、18日开始修,到春节左右就建好了,当时来修缮古厝的工人非常多。”

  古厝故事说不尽,古厝新生更出彩。从窗花的雕镂刻琢到燕尾翘脊的建造,从“井”字杠梁穿斗木构架的搭建到厅堂楼阁的陈设,修复工程勾勒出上爿厝原有的肌理,与古厝文物一起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记者 刘晗嫣 毛行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