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第33期)

闽清县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在福州》等系列采访实录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http://www.mqxww.com  2020-10-14 08:23:30   来源:闽清新闻网

  ★编 者 按★

  2019年5月以来《学习时报》连载的《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福州》《习近平在福建》等系列采访实录,以口述的形式,记载领袖开拓担当、执政为民的时代足迹。

  近日,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

  闽清县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特色教材《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莅梅调研指导工作重要讲话汇编》,立足实际,力求学懂弄通做实,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学习热潮,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豪情在梅邑大地上更加澎湃。我们将陆续刊发我县党员干部学习系列采访实录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感想心得,展现他们是如何传承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如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热情扎根基层、把深情奉献乡土、让行动诠释赤诚,以实实在在的成绩,给闽清百姓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县法院党组书记 张行亮

  近期,认真学习了《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福州》《习近平在福建》等系列采访实录,一个个亲历者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岁月。其中尤以《习近平在福州》的几个采访令我深有感触,从“纸褙的福州城”改造,到“连家船”昼民搬迁上岸,再到“三坊七巷”的文化保护,习总书记的科学理念、全局视野、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借鉴。

  以“知之非艰,行之为艰”的使命担当,依法忠诚履职。每到一地、每推动一项工作习总书记总是坚持调研先行,通过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少看花瓶和盆景,多看后院和角落,制定实施了“3820工程”“海上福州”等战略思想。法院的司法法品牌打造也离不开深入的调研和真抓实干,闽清作为福州的“后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张绿色名片,加强生态司法保护,创新环境修复机制,优化升级生态司法品牌,保护闽清的名山碧水,彰显司法的生态担当。

  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践行人民至上。习总书记在福州时敏锐地意识到群众办事的需求,首创了“一栋楼办公”的为民举措,如今已经成为各地政务的标配。在法院工作中也同样需要学习这样的为民思想,推进诉讼服务一站式建设,在诉讼服务中心集中网上立案、在线调解、信访答疑等功能,实现几分钟内的跨省域立案、不用提供生效证明也能申请执行立案,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廉洁思想,坚持修身立德。习总书记在福州市一贯倡导干部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党员干部要有比普通民众更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操守,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守住自身、抵住诱惑,避免出现精神上的“缺钙”。而作为一名法官肩负着维护公平正义的使命,更需要经常沉淀自己、剖析自己、反思自己、完善自己,保持清正廉洁,以一身正气护法官威仪。

  初心一如来时路,山高路远再启程。我将继续把学习《系列采访实录》的收获转化为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强的党性修养、坚实的职责担当,牢记初心、践行使命,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方位推动新时代新闽清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池园镇党委书记  黄建恒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福建这块充满激情的热土上,习近平同志怀抱一颗赤子之心,探索奋斗了17年多,在福建工作期间提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战略思想举措,进行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探索实践,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基础。

  “习书记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初心”——初心使命是时代的主题。在《习近平在福建》采访实录中生动还原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着眼长远、胸怀全局的战略思维,大刀阔斧、科学决策的改革思路,脚踏实地、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心系人民、情暖民心的赤诚情怀。下党乡的徒步调研,正是体现了他所倡导的“现场办公下基层”。习总书记曾在1989年7月19日、1989年7月26日、1996年8月7日三次来到下党乡,协调解决下党建设发展难题。深入基层调研,倾听群众声音,汲取各方智慧,更加坚定了习近平带领干部群众加快改革开放、致力摆脱贫困的初心使命:“我觉得越是艰苦的地方、困难的时刻,越能磨练人的意志、锻炼人的能力”“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目标的实干,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骛远的空想;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烧三把火希图侥幸成功的投机心理;我们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韧劲,而不需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散漫。”作为一名乡镇领导干部,我一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建工作、改善民生、发展生产、社会稳定、服务群众、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作用,力求有为。一是提高服务意识,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为指导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抓好每一个环节,打造一流的环境,提供一流的服务。二是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坚持经常性的走访、谈心活动,多到矛盾突出、脱贫攻坚任务重、产业发展滞后的农村一线调研,带着问题搞调研,全面掌握基层动态,多倾听群众的工作意见和建议,切实落实一批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项目实施,以实际行动增进全镇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三是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制度和问题的思考,动心思、花力气、下功夫地开展工作,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及时发现和坚决查处表态多、行动少、落实差的问题,真正营造真抓实干、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为推进新时代新福州新闽清新池园建设作出贡献。(县法院、池园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