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闽清县专场举办

http://www.mqxww.com  2022-09-02 18:00:42   来源:闽清新闻网

  闽清新闻网讯  8月31日,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闽清县专场在福州顺利举行。

  此次发布会由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曾玉主持,闽清县委书记孙利,县委副书记林燕青,县委常委、副县长华智敏,副县长王致镜出席活动。

  发布会现场,县委书记孙利围绕“融入都市圈,建设山水城”作主题发布。孙利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间,非常关心闽清发展,曾20次深入闽清调研指导,为闽清的发展擘画了“两区开发,两翼齐飞”的宏伟蓝图,闽清县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闽清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大农业、大园区、大城关、强旅游、强建筑、强乡村的“三大三强”发展战略,加快融入都市圈,建设山水城,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先后获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信访“三无”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森林县城、省级平安县、省级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孙利为主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闽清县发展成效:一是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闽清深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定不移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农业现代化扎实推进,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形成橄榄、水稻、油茶、芋头、茶叶等“六个万亩”,打造了橄榄、粉干、茉莉花茶、禽蛋等五大特色产业园。“闽清橄榄”获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年产值居全国第一。新型工业化稳步前行,深入实施经济开发区、白金工业园、绿色建筑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一区三园”标准化建设,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翻番,建筑业总产值突破千亿,位居全省第一。文旅产业加快发展,全域旅游产业融合不断深化,闽清东桥国际山地运动小镇、中国瓷天下旅游景区吸引各地游客,“云溪漫谷”等文游项目加速推进;成功申报“中国温泉之乡”,黄楮林温泉、七叠温泉、大明谷温泉成为闽清旅游的金字名片;依托古厝古寨、碧水名山、特色温泉、网红打卡点和众多的红色资源、乡村资源,全力打响“名山林海、碧水温泉、古厝民居”的旅游品牌。二是城乡面貌持续改善。闽清致力做好“城乡融合”这篇大文章,打造宜居宜业、共建共享的山水之城。城市建设日趋完善,老城更新、新城开发统筹推进,老城先后实施旧屋区改造34.3万平方米,综合整治背街小巷43条,立面改造40多万平方米。梅溪新城从无到有、拉开框架,一批文教卫体配套工程建成使用。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在全省率先推行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制和村级事务服务清单制度,致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闽清样板”,建成幸福家园103个、绿盈乡村234个,实现271个村“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打造乡村振兴省级以上试点镇(村)52个,中高级版试点村数量排名全市前列。基础设施不断夯实,闽清高铁北站、“横五联一”大通道、梅溪、云龙、金沙、东桥高速互通口相继建成,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500公里,构成了通达便捷的交通网络,成功融入福州1小时“经济圈”“通勤圈”。三是民生福祉不断增强。闽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奋力答好“民生考卷”。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实施2646个扶贫项目,803户2635名贫困人口于2017年提前全部脱贫,43个贫困村实现摘帽。首创“家”字工作法入选全国脱贫攻坚案例,上莲乡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公共服务逐步完善,全面完成60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民生支出22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新建、扩建学校58所,新增学位9820个,创建32所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守住了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县总医院改制入选全国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县,县医共体被国家卫健委评为“2021年基层卫生健康优秀创新案例”;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6个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21个,实现公建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全覆盖。基层治理更加有序,创新信访“六诊机制”“平安智慧乡村”等治理模式,信访绩效考核连续五年排名全市第一。静态交通整治2.0版作为全省唯一县级案例入选2021年全国100个社会治理创新典型。在全省首创“闽清六清”,推行全域治水信息化,深入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等行动,河长制工作绩效考核连续3年位居全市第一。四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闽清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建立了教育示范点52个、党性教育路线8条。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全县1.9万多名党员干部团结带领32万人民群众顽强拼搏,在脱贫攻坚、“7·9”灾后重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深入实施县领导当“村干”的红色领航员制度,深化拓展近邻党建“333”工作法,全面实施“星级”支部创建,创新村级集体经济“187”工作模式,从全市经济薄弱村数量第一到全面“消薄”,271个行政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过10万元。作风建设从严从实,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千名干部进千企”“万名干部下基层”等专项行动,建立“访民(企)簿”、人大政协联合视察、党政干部分管工作清单化等制度,打好激励担当组合拳,进一步提振全县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随后,进入现场问答环节。记者朋友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林燕青、华智敏、王致镜等县领导现场回答。

  问题:据我们了解,闽清正在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闽清样板”,能不能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在乡村振兴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或成效?

  林燕青:闽清是典型的山区资源县。1990年5月19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闽清县检查指导工作时强调:“闽清的发展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因地制宜从本地资源条件来考虑经济发展问题”。近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立足县情实际,聚焦“五大工程”,全力推动乡村振兴。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第一方面工作是抓党建聚合力。我们重点突出抓好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一是强化组织。深入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星级工程,细化24条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具体措施,成立18个“中心村党委”,辐射带动周边75个村,实现党建互促、优势互补、抱团发展。二是明确责任。制定出台了21项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紧扣各级书记职责分工和工作重点,形成一套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履职清单;三是优化服务。在全省率先推行村级事务小微服务清单,梳理出7个类别30项村干部承担的管理权力和服务事项,推动小微权力清单化、清单运行流程化、风险防范前置化。第二方面工作是抓产业提质效。我们重点发展“主导产业+示范片区+产业园区”产业模式,推动乡村持续发展。一是做大特色产业。闽清是省定农产品主产区,橄榄、粉干、西红柿、芋头等是闽清的特色农产品,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金融+农户’的发展模式,以产业优势和规模优势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参与,实现三者互利共赢。2021年,全县橄榄年产值近30亿元,获评“全国最具影响力农产品品牌”。二是做强特色园区。以创建第三批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为契机,重点打造“五大特色产业园”,扶持发展“六个万亩”基地,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多园”的梯次布局。三是做优示范片区。以创建省级乡村振兴文旅产业工程试点县为抓手,围绕4个乡村振兴省级试点乡镇和52个省、市级试点村,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深入融合,目前已初步形成北部的东桥“六天下”,雄江创客小镇;中部的梅城中央公园、梅溪橄榄园;南部的农文旅示范区等五大乡村振兴重点片区格局。第三方面工作是抓基础提颜值。我们重点把握提升文明底色、生态颜色、治理成色,为乡村振兴提供有效支撑。一是擦亮文明底色。以开展文明志愿及“最美家庭”“闽清好人榜”“十星文明户”等系列评选活动为抓手,广泛选树典型,突出示范引领,培育文明乡风。2021年成功获评省级文明县城称号。二是扮靓生态颜色。以“六清一改”和“护河爱水、清洁家园”等行动为抓手,全力打造“六清六美”新乡村。空气质量优良达标率、森林覆盖率连续多年稳居全市前列,2021年成功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三是夯实治理成色。在全市首创网格员队伍“五员合一”整合工作,把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最末梢,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有力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之,闽清是乡村振兴的一片热土,下阶段,我们将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着力在产业振兴上培育新动能,在组织振兴上拓展新路径,在生态振兴上迈出新步伐,让乡村产业兴起来、人气旺起来、村民富起来。

  问题:我们了解到闽清的陶瓷产业很有特色,建筑业产值也突破“千亿”大关,能否介绍下闽清在产业发展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华智敏: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我们立足闽清实际,牢牢把产业抓在手上,聚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一是着力抓龙头铸链条。以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为目标,开展“一区三园”标准化建设,深入实施“大园区”发展战略,从产业集聚、强链补链、创新驱动、配套支撑等发力,积极培育现代陶瓷、绿色建筑、特色农业、文旅康养“四大支柱产业”,打造现代陶瓷产业城、绿色建筑产业城、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区、省级农文旅示范区“两城两区”,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及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新体系。近年来,产业园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明显提升,绿色建筑产业园引进中建科技、海峡钢构等建筑上下游企业入驻;白金工业园区礼恩科技、拓优陶瓷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其中,礼恩科技自主研制的全省首条刚性防火电缆正式下线,填补了我省在该领域的空白。陶瓷产业迭代升级,焕发生机,向功能陶瓷、特种陶瓷、工艺陶瓷进军,涌现出一批研制陶瓷烧烤炉、瓷版画、磁性陶瓷半导体等优质企业,不断擦亮“东南瓷都”品牌。二是着力抓招商促落地。坚持“内引”“外培”双向发力,围绕绿色建筑、新材料、文旅康养等产业,精准招引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大项目、好项目。组建招商项目落地服务专班,全程跟进企业落地投产过程,整合闲置土地,加快园区“腾笼换鸟”。制定全员招商“十五项工作机制”,成立4支县处级领导联动招商组及56支招商小分队,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加大重点龙头企业招引力度,形成上中下游配套的产业集群,实现链条更加完善、项目更加集聚。截至目前,外出招商130余场次,招商考察对接企业、项目300余个,成功招引项目83个,总投资180.21亿元,重点对接了东方雨虹等建筑材料龙头企业落地产业园。三是着力抓服务优环境。围绕打造“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环境最优”的一流营商环境,大力推进“网上办、自助办、就近办、一次办”,深化政策进企、要素助企、减负惠企、服务暖企、创新强企“五大行动”,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率,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推进政务服务进园区,建立“园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通过设立代办点、开展代办服务、组建流动政务服务队等方式,实现政务服务不出园区。完善产业链链主企业和工业龙头企业挂钩服务机制,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万名干部下基层”“企业服务年”等专项行动,对列入园区培育名单的重点企业,通过“一企一议”服务机制,制定“一对一”帮扶措施,及时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问题:闽清县在重点聚焦加快构建特色农业体系,巩固提升“省定农产品主产区”地位上有哪些具体举措?

  王致镜:近年来,闽清县围绕省定农产品主产区定位,实施“大农业”战略,多措并举做好“农业+”文章,努力将闽清建设成为区域性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争当福建特色现代农业“排头兵”。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快构建“653N”特色农业体系。重点发展橄榄、油茶、芋头、茶叶、柑橘、水稻“六个万亩”生产基地;着力打造智慧食品、橄榄、粉干、茉莉花茶、禽蛋“五大农业产业园”;培育三农服务超市、橄榄交易中心、苗木花卉交易中心“三大农产品交易平台”;全面推进小而优、小而美、小而特、小而精、小而高“五小”特色农业项目,全力打造产值达30亿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二是充分发挥龙头带动示范作用。围绕“抓龙头、带农户、促增收”,发挥同一农牧、海西汇农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大力培育农业合作社,建立了“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物流运营中心和农产品电商孵化中心,签约入驻农业产供销一体产业链企业已有20家。推进“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全县已成立农民合作社487家,家庭农场342个,其中海西汇农合作社名列国家级合作社500强第56名,有效带动了全县各类大宗农产品全产业链高效持续发展。三是全力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依托橄榄、水稻、油茶、芋头、茶叶、柑橘等优势农产品,通过持续办好农民丰收节、橄榄节、采摘节等农业节庆活动,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打造“梅好闽清”系列农产品公共品牌。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个(茶口粉干、闽清橄榄、闽清毛脚鸡),“三品一标”农产品43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8个。其中,闽清橄榄种植面积已达6万亩、年产值已突破15亿元,产值全国第一,被列入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四是加强政策资金人才要素保障。一是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现代农业扶持资金1500万元用于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打造品牌、完善销售体系、补链延链等。二是成立闽清县兴农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农业“助保贷”,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2015年以来已为全县共计24家龙头企业放款1.24亿元。三是依托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闽清站,积极开展“青村年华”助力乡村振兴校地合作行动,目前已与20个村庄开展产业规划、项目谋划等合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记者 赖柏林)

  下一步,闽清将继续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围绕全面落实强省会、福州都市圈战略,聚焦打造福州都市圈承接区“桥头堡”和乡村振兴“闽清样板”,迎难而上、踔厉奋发,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多作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